最近几天,中国海军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附近海域进行了两次实弹军事演习,引发了两国的担忧。
阿尔巴尼斯政府向北京提出外交抗议。中国回应称,它对澳大利亚的回应“深感惊讶和强烈不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或 PLA 海军)舰艇的存在是众所周知的。澳大利亚国防部于 2 月 13 日发布了一份媒体新闻稿,表示它“知道”这三艘船在澳大利亚东北部作业。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这些船只逐渐沿着澳大利亚东海岸穿过塔斯曼海的专属经济区,该区域距离一个国家的海岸线长达 200 海里(370 公里)。
2 月 2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短暂通知,打算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公海进行可能的实弹演习。第二天,这些舰艇进行了第二次实弹演习。实弹演习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对固定的海上目标使用实弹或测试新的武器系统。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收到中国的演习通知后,在中国船只附近设立了海上和空中禁区,并改道跨塔斯曼商业航班。
这两次演习都在“国际水域”进行,这意味着没有国家对它们拥有主权。堪培拉和惠灵顿都没有对中国进行这些演习的权利提出异议,因为 1982 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公海军事行动没有任何限制。
例如,美国过去曾进行过此类公海武器试验,导致澳洲航空穿越太平洋的航班偶尔改道。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 (Richard Marles) 对中国短暂通知两国打算使用实弹表示批评。
Marles 说,通常,标准协议是提供此类练习的 12 到 24 小时通知。这为航空公司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来警告该地区的其他船只,并让航空公司改道航班
然而,由于演习是在公海进行的,因此协议更加模糊。这成为与中国区别开来的关键点。北京可以辩称,其军舰没有法律义务告诉任何人他们在公海上做什么。正如国防部发言人吴倩所说,
中方行动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不会影响航空飞行安全。
这也是中国首次进行塔斯曼海军事演习。因此,这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应该如何应对中国未来的行为构成了挑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一直在澳大利亚海岸更频繁地航行,并观察了澳大利亚与防务伙伴一起进行的军事演习,例如 2023 年的护身军刀演习。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中国本可以很容易地在靠近本国海岸的地方进行这些演习。
部分答案在于中国有能力将其军事力量投射到远远超出本国境外。
这些类型的活动也是重要的情报收集练习。中国海军的每次访问都将为其在不经常航行的水域提供更多经验,同时也会衡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反应。
鉴于中国与库克群岛和所罗门群岛等一些太平洋岛国之间日益加强的合作,我们应该可以预期中国海军将成为该地区更频繁的访客。
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海洋法所基于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坚定支持者,它们在法律上几乎无法阻止中国。不过,有三个选项可用。
首先,法律允许加强对中国在这些海域活动的空军和海军监视。然而,在南太平洋不断跟踪解放军海军将消耗紧张的国防资源。
两国还需要确保其海军不在火线中,以避免可能演变成重大冲突的事故。
其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可以通过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等机构合作,就公海实弹试验需要提前多少时间通知达成一致做法。
最后,两国可以推动就地区“海军行为准则”进行谈判。过去,中国和美国都同意了类似的代码。像这样的事件可能会成为更多事件的催化剂。
南太平洋将日益成为一个战略争夺的海洋空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常在邻近的太平洋国家部署海军进行人道主义行动,并与军事伙伴进行演习。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和南海也变得更加活跃,以对抗中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其他国家的海军也是如此。
鉴于这些不同的海军有可能同时在该地区行动,谈判一些基本的“海洋规则”将是一种谨慎且有益的建立信任的措施,以避免潜在的冲突。
返回顶部